在泗县,“芋”见甜蜜

文章来源: luck官网下载安卓/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5/9/25 15:21:00

  金秋时节,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路口镇的山芋陆续进入采收季。种植大户王建军看着新鲜出土的山芋喜笑颜开:“今年亩产能达到5000斤,过去大路口山芋是‘备荒粗粮’,现在成了‘金疙瘩’,价格虽比普通山芋高,但依然供不应求。”

  大路口镇的富硒沙壤适合山芋生长。这里产出的山芋呈纺锤形,块根完整,红皮白肉,口感香、甜、面,有一股栗子般的香糯气味。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大路口山芋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地理标志的助力下,大路口山芋实现了从“土特产”到“国字号”的转变,不仅成为泗县农业的“金字招牌”,更带动10万农户走上“小薯块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泗县大路口山芋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产鲜薯5.6亿公斤,核心种植区内农户亩均收入3200元。

  “清康熙年间《泗县志》即有‘山芋备荒’的记载。为守护山芋这一‘白肉珍宝’,泗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联署办公,实现‘地标一件事、一链管到底’。”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泗县以标准为引领,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制定产业规划,发布《地理标志产品 大路口山芋》安徽省地方标准,规范从育苗、移栽到储运的全流程标准;加强技术赋能,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5万亩,脱毒种苗覆盖率100%。当地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全链条可溯源,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采取“一企一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地块、施肥、检测报告等信息。与此同时,当地积极开展品牌护航行动,实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审核制度,建立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严防侵权行为。

  近年来,泗县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三产融合富农家。当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拥有46家淀粉生产企业、28家粉丝生产企业,将泗县粉丝发展为延伸地理标志价值的拳头产品。“刚出土的红薯经过去泥、分拣、清洗后,可以被磨成粉用来制作粉丝。经过传统工艺加工后的山芋粉丝晶莹剔透、筋道耐煮,深受消费者青睐。”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山芋种植到粉丝加工再到销售,山芋产业已成为泗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山芋全产业链总产值超30亿元。

  从以往的“备荒粮”到新时代的“富民薯”,泗县以地理标志为抓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品牌化转型。如今,一颗颗山芋已成为泗县乡村振兴的“黄金名片”。“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地理标志培育、运用、保护工作,推动区域特色农产品从‘资源优势’向‘品牌胜势’跃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泗县力量’。”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 纪海祥

 

(编辑:刘珊)

(luck官网下载安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新利备用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Baidu
新利娱乐网站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