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农正在采摘黄营灵枣。李鑫 摄
皖北大地秋意渐浓,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千亩枣林层林尽染,沉甸甸的灵枣压弯了枝头。农户们在枣林穿梭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以前零散种枣,质量和产量都上不去。现在有了‘黄营灵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亩地能产3000斤,大枣的知名度高了,还不愁销路,日子越来越红火!”正在打包灵枣的村民李大爷,手里捧着刚采摘的鲜枣,笑得合不拢嘴。
李大爷称赞的这件让黄营村焕然一新的“黄营灵枣”商标,其背后有着一位叫沈文同的农户返乡创业、带富全村的励志故事,更凝聚着市场监管部门、农户与消费者共同守护品牌的心血。
荒山创业:从“穷汉子”到“种枣能手”
1988年,刚结婚的沈文同,家里只有三间破房,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为了谋生,他和妻子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可一年下来不仅没挣到钱,还大病一场。回到家乡后,他守着几亩山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清贫日子。
“不能就这么穷下去!”看着村后荒芜的山坡,沈文同萌生了创业的念头。1994年,在政府鼓励承包荒山的政策支持下,他筹集资金承包下190亩荒山,决定种植枣树。然而,创业之路布满荆棘:起初培育的枣树苗品质差,多数不挂果,自己又缺乏技术,苦心经营几年却不见回报。“别人能种成,我为啥不行?”不服输的沈文同借钱远赴山东、江苏,向果树研究所专家请教,还自购种植书籍钻研。
从嫁接修剪到病虫害防治,从施肥时机到气候适应,沈文同一步步摸索。他在山上搭起简易棚屋,吃住在山上,曾两天两夜没合眼,一天只吃一顿饭。经过苦心钻研,2003年,他的枣园终于迎来丰收。看着挂满枝头的果实,沈文同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一年,他的枣树从几十棵已经发展到3万棵,年收入逐步提升,还创办了淮北市舞彩灵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沈文同从一个“穷汉子”变成了村里有名的“种枣能手”。
商标引路:小灵枣有了“金名片”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灵枣畅销后,乡亲们纷纷上门求教,沈文同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还无偿提供资料。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农户零散种植,标准不统一,有的为了增产滥用农药,导致灵枣品质参差不齐,市场价被压得越来越低。“没有统一品牌,再好的枣也卖不上价!”沈文同的烦恼,也是烈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忧虑。
2017年,烈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走访黄营村时,发现了灵枣产业的发展困境。“得给黄营灵枣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品牌规范品质、打开销路!”该局立即成立专项小组,一方面指导沈文同的合作社收集灵枣种植历史、地域特色等资料,另一方面协调农业、林业等部门,对灵枣的种植规程、品质标准进行细化。
为了证明黄营灵枣的独特性,工作人员多次实地调研发现,烈山区地处北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带,日照充足、降水适宜,土壤富含氮、磷、铁等微量元素,PH值偏碱性,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的黄营灵枣,果实饱满、口感脆甜、营养丰富,品质明显优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经过筹备与申请,2018年2月,“黄营灵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沈文同激动地说:“咱的小灵枣终于有了‘金名片’!”
商标获准注册后,烈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并未停下脚步。该局指导合作社制定《黄营灵枣标准化生产规程》,从育苗、施肥到采收,全程规范;定期组织培训,手把手教农户绿色种植技术;联合多部门开展市场巡查,严查假冒伪劣产品,守护黄营灵枣的品牌信誉。“有了市场监管部门保驾护航,我们种枣更放心,消费者也更认可!”沈文同说。
品牌富农:荒山变成“花果山”
有了商标和种植标准,黄营灵枣的名气越来越大。在沈文同的带动下,当地110多户农民建起了自家的枣园,周边数百名农民在合作社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村民张大姐以前靠打零工谋生,加入合作社后,不仅学会了种枣技术,还在枣园务工,“现在一年能挣4万多,比打工强多了,还能照顾家里!”
品牌效应还带动了产业链延伸。沈文同的合作社引进滴灌设备、无人植保飞机,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开发灵枣采摘园、农家乐,打造“农业+旅游”模式。如今每到周末,徐州、南京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乐趣,黄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2023年,黄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万元。昔日荒芜的土坡,如今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花果山”。
“买枣就怕买到次品,现在看到‘黄营灵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就知道品质有保障。”来自南京的游客王女士一边采摘一边说,她每年都会带家人来这里,还会给朋友邮寄灵枣。如今,黄营灵枣不仅畅销苏、鲁、豫、皖等地,还走进了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年产值达2000万元。
从一件小小的商标,到一条富民的产业链,黄营灵枣的故事,是商标富农的生动实践。沈文同看着满山的枣林感慨地说:“是商标让灵枣有了竞争力,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守好品牌,让黄营灵枣走向全国各地!”

2016年12月29日,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提交第22437494号“黄营灵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于2018年2月14日注册公告,核定使用在第31类的鲜枣商品上。(通讯员 祝韦韦)
(编辑:刘珊)
(luck官网下载安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