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梭子蟹最肥美的时候,大家看这蟹壳里的蟹黄,都是本地海州湾海域自然生长的,质地肉质细腻,纤维短而丰富,蟹肉紧密有弹性,尤其是螯和蟹腿部分,肉质紧实,富有嚼劲!”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电商产业园的直播间里,主播“喜哥喜嫂”正手持鲜活的赣榆梭子蟹,向屏幕前的网友一边滔滔不绝,一边展示产品。镜头之外,打包工人忙着将称重、捆扎好的梭子蟹装入保温箱,顺丰冷链车已在园区外等候,确保这些“海味”能次日抵达全国多地消费者手中。
作为江苏“北戴河”,赣榆区坐拥62.5公里沙质海岸、108万亩浅海域和7000平方公里海州湾渔场,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不仅让这里四季分明,更为梭子蟹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在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我们这儿的梭子蟹,吃的都是蓝蛤这种天然饵料,粗蛋白含量高,所以肉质特别紧实。”从事梭子蟹养殖30年的王大叔告诉笔者,赣榆海域年产蓝蛤6万余吨,丰富的饵料资源,成了优质梭子蟹的“天然粮仓”。
从养殖到销售,赣榆区早已搭建起全链条产业体系。在总面积28260公顷的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笔者看到,105栋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里,水循环系统不停运转;164万立方米有效养殖水体的海洋生态牧场中,围栏式网箱养殖平台有序分布。“目前我们有2000公顷梭子蟹示范区,直接辐射近万亩养殖池塘,还带动了50家育苗厂,实用技术培训近万人次,年实现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社会效益达6000余万元。”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浅海水域养殖协会工作人员介绍,协会自2014年注册“赣榆梭子蟹”地理标志商标后,又制定了5项产品及技术标准,还搭建了可溯源防伪信息系统,“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蟹的产地、养殖周期,买得放心”。
电商的崛起,更让赣榆梭子蟹“走”得更远。据统计,赣榆区2023年电商交易额突破190亿元、增长11.76%,快递上行量突破1.4亿件、增长19.12%。2024年电商交易额230亿元,增长17.02%,快递上行量9443万件,增长17%。在峰叠海产品电商综合体,“一站式”直播模式涵盖了生鲜仓储、物流运输、线上销售等全环节,赣榆区的电商直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物流、仓储、食品生产与批发等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加工、包装、物流等行业,电商产品实现了“买全球卖全国”,电商经营也由“拼量”向“拼质”道路发展,综合体负责人说。为了保障运输新鲜度,当地还投资7.86亿元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冷库容量达35万吨,开通10条海鲜冷链直发线路,实现“次日达占比54%,隔日达占比95%”。
如今,赣榆梭子蟹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成了带动百姓增收、农民致富、产业振兴、区域发展的“致富蟹”。2024年,赣榆“一只蟹”创下20亿余元产值,为万余名从业者带来人均5万元净收益,海头镇也凭借电商产业荣获“全国海鲜电商第一镇”称号。从黄海之滨的捕捞船,到直播间里的“网红产品”,再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赣榆梭子蟹正以独特的产业模式,书写着海洋经济的新答卷。(通讯员 张云芳)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