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发布涉直播带货、人工智能模型等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规范新业态发展 引导公平有序竞争

文章来源: luck官网下载安卓/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5/9/11 16:02:00

  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涉及仿冒混淆、侵害技术秘密、商业诋毁、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等重要法律问题,涵盖电商平台、养车服务等线上线下产业领域以及人工智能、直播平台等新技术新业态。

  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案例主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坚持严格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比如,“离心压缩机选型”软件及技术秘密侵权纠纷案是司法机关有力打击隐名设立同业公司、盗用原单位技术秘密行为的典型案例。该案中,孙某良等人隐名设立同业公司,盗用原单位技术秘密长达10余年,人民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判令该公司及孙某良等人连带赔偿1.66亿余元,对类似侵权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天然蛋白酶3”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是依法平等保护外方权利人商业秘密的典型案例。该案裁判强调了经过实验、优化形成的系统性、完整性技术方案仍然可以认定其不为公众知悉,原则上不能以不同来源的碎片化信息简单组合否定构成技术秘密。在“引流直播带货”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加大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适用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了权利人主张的赔偿诉请,严厉打击直播带货中“傍名牌”的行为。

  二是坚决惩治“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此次发布的“某牛”字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是保护经营者“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字号的典型案例。该案裁判明确,将他人具有一定影响的字号作为经营范围相近的企业字号登记注册,即使该企业尚未开展实际经营活动,但有证据表明其具有开展商业经营的意图,则该登记注册行为也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的规制。该案裁判实现了从源头制止仿冒混淆行为,有力规制了“搭便车”“傍名牌”等不诚信行为。“养车服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是规制商业诋毁行为的典型案例。该案裁判正确把握经营者合法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边界,对诋毁、贬损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准确认定,坚决制止传播误导性信息、损害他人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该案对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具有示范意义。搬家软件“盗图抄店”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准确认定非法爬取海量商品数据,实质性替代其他经营者商品服务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该案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权益的典型案例,通过积极探索数据保护的裁判规则,合理确定数据权益归属,有效遏制了非法爬取海量数据的行为。

  三是妥善审理新类型纠纷,引导新业态规范发展。此次发布的网络游戏第三方交易平台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是涉及网络游戏交易平台服务的新类型案件,该案判决将虚拟财产权益保护与市场有序竞争、个人信息保护有机结合,遏制利用交易平台实施外挂打金洗钱等黑灰产行为,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规范发展指明方向,对构建健康有序的数字经济生态具有积极作用。“变身漫画特效”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是依法保护开发者享有的人工智能模型结构与参数的竞争利益的典型案例。该案裁判明确,经营者通过数据训练、优化调校等方式所形成的人工智能模型参数与结构,能够为其带来创新优势和经营收益,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竞争利益。该案对规范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维护新兴领域市场竞争秩序具有积极意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为全面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工作,推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最高人民法院除加强公平竞争案件审判指导、完善法律适用规则外,还积极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会同市场监管、金融监管、互联网监管等主管部门,完善协同配合机制,推进业务交流、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共同推动形成公平竞争保护合力。(本报记者 姜旭

 

(编辑:刘珊)

(luck官网下载安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新利备用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Baidu
新利娱乐网站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