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的“先锋”,广东省深圳市自2023年4月入选首批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城市(地区)以来,始终以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在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中勇立潮头、勇挑重担、勇闯新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高水平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生态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成果丰硕。
多措并举强化保护
深圳以法治思维挥毫破题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地方政策精准衔接国家发展大局。
聚焦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国家战略支点,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等10个部门精准施策,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意见》,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轮驱动”的功能,在创新赛道上迸发强劲动力。《关于协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识产权创新高地的十六条措施》通过完善深港知识产权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为香港知识产权在前海的转化运用铺就“快车道”,架起了强化两地知识产权领域交流沟通的“桥梁”。
深圳同样也是企业扬帆出海的“港口”。锚定企业“走出去”需求,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深圳海关等部门化身“护航员”,深耕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为企业在全球版图上精准“落子”提供知识产权助力。各部门联合精心织就了“五位一体”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网,从前瞻性风险监测到实务性应对指导,再到长效化培训提升,打造了“全流程”服务机制,全方位筑牢防护屏障。
严格保护成效显著
深圳涉外、涉港澳台一审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审理;首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授助中心获批建设;新增开通两大产业专利预审通道;预审服务覆盖香港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两项评价全国“三连冠”;多项综合改革试点经验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广……一项项成绩证明了深圳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今年是深圳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攻坚之年。攻坚决战中,特区担当愈发彰显;创新驱动下,鹏城作为再谱新篇。“截至目前,21项保护高地建设任务、60项具体举措均已高标准完成落实。深圳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气魄,将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深耕为‘丰产田’,让知识产权保护‘金名片’熠熠生辉,推动更多‘先行先试’转化为‘先行示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宏观战略的发展蓝图化作脚踏实地的创新行动,一组组数据描绘出知识产权助力创新的鲜活画卷:2025年1月至5月,深圳市专利授权量8.72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419件,商标注册量10.74万件;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深圳共有81件专利获奖,其中获得金奖9件,创历史新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创新指数(GII)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五年获全球第二。创新的种子已经在深圳这片知识产权“沃土”中扎根生长。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将持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全力建设好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把战略规划变成生动现实,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圳范例’,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赵振廷)
(编辑:刘珊)
(luck官网下载安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