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专利数据,提升检索和对比文件准确性;利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预测知识产权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布局建议,优化审查策略;区块链技术确保专利数据及许可协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增强审查过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加强专利审查制度建设,提高专利审查的质量和效率,以适应日益加速的创新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在助力专利审查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机制和保障。
完善审查机制 提高审查质量
完善的审查机制对提升专利质量和审查质效是至关重要的,也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问题。早在2024年年初,欧洲专利局(EPO)首次发布《2024年质量行动计划》,通过增加审查透明度,促进专利质量的提升。同时,EPO发布的《年度质量报告》全面介绍了在整个专利权授予流程中为提升质量所开展的工作。2024年,EPO通过在专利权授予程序的每个阶段、多个角度对质量进行监控,取得了诸多成果。同时,EPO改进了手续流程,更好地处理了口审请求,借助基于人工智能的预分类将收到的申请分配至对应技术领域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在检索和书面意见方面,EPO加强了与相关检索部门的早期协作,进而提高了书面意见的质量。2024年,EPO组织了三场关于驳回、检索、书面意见和授权的标准质量评估程序,旨在提升审查工作的质量。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专利质量的重要一环。2025年6月,EPO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指出,EPO正在围绕人员、技术、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伙伴关系以及财务可持续性五个驱动要素 构 建 推 进《战 略 计 划2028(SP2028)》。2024年 EPO致力于借助技术提升审查效率、专利质量与可持续性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重点开展了简化流程、推动自动化等工作,采用安全的云技术,并确保 IT系统的可用性,摆脱了其对陈旧遗留系统的依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数字化工作流程,EPO实现了审查员操作的全面数字化,向“完全数字化的专利权授予流程”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同时,EPO还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法律互动平台,帮助用户解答有关欧洲专利体系的疑问。EPO仅以电子形式提供引用的专利文献每年可节省600万页纸张,有力推动了环境可持续发展。2024年,EPO还持续拓展“My-EPO”服务套件并新增多项功能,显著提升了在线服务的质量与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新服务提供了更强的功能,是专利检索系统的一次飞跃性发展,它将改变客户检索专利的方式。
2025年1月,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推出了新的专利在线检索工具,使企业和创新者更容易检索和访问专利信息,以支持英国的创新发展。该新工具的主要优势服务包括简单的关键词检索、可视化数据分析、可下载的专利信息以及清晰、用户友好的界面等。在早期测试中,该工具显示出良好的结果,82%的用户认为该服务满足了他们的需求,86%的用户表示他们发现该服务易于使用。该工具未来还将提供几个附加功能,包括保存检索并获取专利通知、人工智能辅助检索、综合商标和外观设计检索、用于批量数据访问的新 API等。
该新工具的推出标志着英国知识产权服务全面进入现代化,是UKIPO的“One IPO”转型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此外,UKIPO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提供一套新的数字服务,包括简化的专利申请服务和创新的用户账户管理系统。
运用新兴技术 提升服务质效
在全球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等协同制定的政策决定了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审查服务质效。
2025年6月,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公布了《2025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旨在以知识产权战略为核心,应对人口减少与全球化挑战,重塑国际竞争力,实现从“技术立国”向“知识产权立国”的转型。该计划重点内容之一是注重 AI等尖端数字技术在技术创新、专利审查及确权领域的应用。一方面,在人口减少背景下构建强韧的知识创造循环,需通过推动 AI应用提升生产力、加速创造活动等。为此,日本将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明确发明、创作等知识产权制度与运用的理念等。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在生成式 AI领域的使用率低于海外,AI辅助发明的发明人认定标准不明确,存在诉讼风险。为此,该计划提出将日本企业 AI使用率提升至100%,明确 AI相关知识产权制度,促进 AI研发投资增长的目标,并通过制定《AI事业者指南》,要求 AI企业公开学习数据信息,确保技术透明性,研究并明确 AI辅助发明中发明人的认定标准,通过产政学合作推动制度具体化。
日本特许厅(JPO)在2025年3月底发布《日本特许厅状况报告2025》,全面总结2024年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政策成果,第二部分重点介绍2024年 JPO在审查效率、国际合作、中小企业支持等领域的举措。其中指出,针对 AI相关发明,JPO设立了 AI顾问职位,开展了相关研究和案例分析,并实施了专利申请非公开制度,以适应新技术发展,保障经济安全。JPO发布了外观设计申请的海外用户指南,包含日语版和中文版,为海外申请人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务;发布了《商标使用指南2024》,制定了虚拟环境和 NFT相关的指定商品和服务指南,加强了对集体商标的保护和推广。
2025年3月,韩国特许厅(KIPO)在首尔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委员会,旨在研究如何以高质量专利推动知识产权政策范式的转变。其中明确,通过创新专利审查方式,将创新技术转化为高质量专利,完善复审制度以提高专利权的稳定性。今年6月,KIPO在韩国科学技术会馆召开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学研政策座谈会,围绕人形机器人核心专利布局、技术标准应对、海外专利纠纷等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就增强基于 AI的机器人技术知识产权竞争力及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政策协作方案展开讨论。
同时,KIPO计划于2025年实施一系列措施,包括开展人形机器人领域专利大数据分析,通过提升专利审查质量和制定高质量专利计划,建立标准必要专利战略地图,筛选出需要申请标准必要专利的技术;通过“专利导向研发”项目,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核心专利分析、研究方向规划、专利创造等支持,并配套实验室级知识产权教育及初创企业专利组合优化及投资联动计划,提升全行业技术能力与商业化成功率。实际上,在提高专利审查质量方面,KIPO早在今年2月就聘请了16名前沿机器人领域民间专家担任审查员,提升审查专业性,并将该领域纳入优先审查对象,压减常规案件的专利审查周期。韩国特许厅厅长金完基表示,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代表性技术,能否快速精准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将直接决定市场主导权归属。KIPO将汇聚产学研力量,大力提供政策支持,助力韩国跃升到全球人形机器人研发创新前列。
新兴技术方兴未艾,专利审查风起云涌。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催生更多的新机制和新工具,为向精准务实、便捷高效的审查目标持续迈进和支撑全球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融合作出新的贡献。(本报记者 李铎)
(编辑:刘珊)
(luck官网下载安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