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此届赛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是全球首届以运动会形式展示人形机器人竞技的高水平舞台。近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在国家速滑馆举行,现场发布了赛事会徽与第二批比赛项目。

会徽
为塑造高水平赛事品牌形象,展现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赛事组委会特邀具有深厚设计功底和丰富国际重大赛事设计经验的中央美术学院冬奥设计团队,负责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会徽的设计工作。会徽设计以科技与体育竞技精神为核心理念,深度挖掘人形机器人运动蕴含无穷力量的数字密码,体现出科技感、速度感与拼搏精神,通过视觉符号生地诠释了人形机器人赛事的独特魅力。
会徽的主体图形由二进制的数字“0”和“1”构成运动状态的机器人。“0”和“1”是数字宇宙的底层密码,也是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0”和“1”构成运动状态的机器人,代表着先进的数字技术与智能算法。机器人的运动姿态,展现了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后方渐变圆点,既是运动轨迹,又似宇宙空间,强化了运动感,寓意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会徽整体设计简洁而富有张力,将科技与运动元素完美融合,生动诠释了该运动会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聚焦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立足实际场景应用,设置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三类项目。竞技赛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等田径赛事、自由体操、足球等项目;表演赛包括单机舞蹈和群体舞蹈;场景赛包括物料搬运、分拣和整理、清洁服务等项目。
今年5月,赛事组委会公布了第一批比赛项目,包括主体赛和外围赛,其中主体赛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3类共18个小项,外围赛设置羽毛球、篮球、乒乓球3个小项。此次发布的第二批赛项中,在主体赛方面新增了2个表演赛项目和1个场景赛项目,新增的表演赛为武术和“灵机一动”2个项目,新增的场景赛为“仓储中心场景-混料分拣技能竞技”项目;在外围赛事方面,增设了桌面级人形机器人自由搏击、桌面级人形机器人集体舞蹈2个项目。新增的比赛和表演项目将进一步展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实力和竞技的独特魅力,体现机器人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拉近科技与大众的距离。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巴西、德国、荷兰、意大利、葡萄牙、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阿联酋、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30支国际顶尖机器人队伍完成预报名。来自荷兰、德国、阿联酋和葡萄牙的4支国际强队已成功获得首批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赛项的正式参赛资格。(慕呓)
(编辑:刘珊)
(luck官网下载安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