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短剧何以掀起“出海”热潮?

文章来源: luck官网下载安卓微信
发布时间: 2025/7/9 9:04:00

图片

      当下,中国微短剧掀起“出海”热潮,题材多元、剧情紧凑,广受海外受众喜爱。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有研究显示,目前已有100多款微短剧应用海外投放,覆盖北美、东南亚和中东为核心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累计下载量接近5500万次,收入超1.7亿美元。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及出海市场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国内微短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已有部分国内企业将微短剧影视作品输送向海外。95.11%的受访者表示观看或接触过中国“出海”微短剧,多个国家未来愿意付费获取娱乐服务的用户比例都超过现有用户比例。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luck官网下载安卓采访时指出,这两年中国微短剧在海外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今年增长尤为强劲。数据显示,元旦过后,中国微短剧在海外剧场的广告投放量近200万次,同比增长10倍;今年上半年,国内微短剧应用程序海外累计下载量突破4000万次,海外收入实现倍数级增长。多款微短剧及其相关产品跻身全球多个主流国家和地区的手机应用商店榜单前列,在北美、东南亚市场掀起“微短剧热”,《错嫁新娘》《我和我爸的18岁》等作品在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收获大量关注。

  对于中国微短剧在国外的火热现象,中文在线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谢广才并不感到意外。7月3日,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举办了“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专场活动,谢广才在会上表示:“微短剧以‘短叙事革命’打破文化壁垒,依托本土题材实现国际转译,并通过‘AI制作+全球分发’全链条生态高效触达用户。”

  微短剧“出海”,内容是关键。早期国内微短剧以“国内拍摄+编译出海”为主,而自2024年下半年起,国内企业纷纷在海外组建创作团队,吸纳当地导演、编剧、演员参与制作,本土化拍摄模式逐渐成熟。

  张毅介绍,在创作中,企业通过精准定位提升海外市场适配度,针对不同地区观众偏好,内容创作有所侧重:欧美市场青睐超自然元素、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等题材;东南亚市场则更关注家庭伦理故事。同时,融入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素材更易引发共鸣,如《一梦枕星河》以苏州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为主题,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展现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双面绣”之美。此外,在剧情中融入本土文化符号、套用本土文化身份,能进一步贴近当地受众的文化认知。目前,美国、东南亚等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微短剧产业链。“贴合海外观众需求的内容,搭配异域风情的片场取景,既提升了作品吸引力,也优化了拍摄周期。”张毅表示。

  “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评委会主席团成员邱章红、陆先高对精品微短剧的创作也有自己的心得。邱章红表示,一部好的微短剧核心在于为观众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社会性话题+情绪价值”正是当下微短剧创作的底层逻辑。陆先高强调了微短剧创作的五个方向:内容上扎根现实、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形式上探索横竖屏、互动剧等多元形态;技术上合理运用AI辅助制作;平台端推动主流媒体入局;国际传播上以“敲门砖”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当然,微短剧“出海”,版权问题不容小觑,一些企业被指涉嫌抄袭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张毅建议,企业应避免抄袭、未经授权改编等侵权行为,同时,在签订授权合同时,需明确授权范围、期限、使用方式、报酬等条款,防止合同纠纷。此外,要警惕海外合作方违规再授权或超范围使用授权的情况。

  中国微短剧“出海”需以精品内容留住海外观众,通过打磨兼具文化内核与本土化表达的作品,用优质故事引发情感共鸣,让海外观众在短小精悍的叙事中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从而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本报记者 侯伟)

 

(编辑:刘珊)

(luck官网下载安卓微信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新利备用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Baidu
新利娱乐网站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