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上,非遗文创产品受青睐

文章来源: luck官网下载安卓/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5/6/21 11:01:00

  当千年技艺邂逅现代生活,非遗正以“青春”之姿破圈而出。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全国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文创产品吸睛又吸金,颇受消费者欢迎。非遗文创开发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延续中华文脉,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文创受青睐

  临夏积石山县冶家折花刀(保安腰刀)、酒泉肃北蒙古族银饰、嘉峪关大漠风雨雕石艺画……6月10日,甘肃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集中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在平凉市举行,其中在“非遗购物节”现场,集中展销50家非遗工坊4300多件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在会上表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各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为重点,落实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传播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探索科技赋能保护传承,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你春风得意,喜讯高照。”6月13日下午,一段吴侬软语的沪剧唱段,拉开了上海市宝山区“跟着非遗品生活”主题市集活动的序幕。在这里,不单有宝山沪剧团小演员阮嘉苓的现场演绎,更有人型智能机器人“清宝”的“热情加盟”。“清宝”身穿罗泾十字花的传统服饰,为沪剧演出“起舞”,还把宝山区非遗的前世今生向市民朋友娓娓道来。据介绍,此次非遗市集活动也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宝山非遗主题月重点活动之一,连续三天在上海海上世界商圈近30家非遗保护单位和文创企业开展非遗展示、文创推广、互动体验等活动,让市民逛市集好看、好吃和好玩,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参与者近4万人次。

  上海市宝山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龚在接受luck官网下载安卓记者采访时介绍,自5月以来,宝山区启动今年宝山区文化遗产季活动,围绕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以“滨江文脉非遗焕新”为主题,以“市集、展览、美育、乐游”等四大板块,串联全区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近20项特色活动,推动文博资源融入邮轮旅游、进入商圈民宿、助推古镇建设,打造更多“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城市场景,构筑文旅新消费。今后,宝山非遗将进一步融入当下的生活方式与消费场景。

  在成都,非遗文创产品也是香饽饽。6月15日,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都非遗主场活动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非遗市集上,50余个市集展位各具特色,汇聚了各类非遗项目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创项目,集展示、销售、互动于一体,让市民游客体验非遗里的衣食住行,勾勒出“非遗+创意”的活力图景。此外,还有非遗传统艺术展演,借木偶表演、民乐新编等演出,多维度彰显非遗传承的当代活力。活动“搭台”、非遗“出摊”、游客“赶集”,市集让非遗真实可感地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美好。

  探索新路径

  随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持续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热潮席卷市场,各类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故宫联名的国潮彩妆,到结合榫卯工艺的家居摆件,再到非遗剪纸元素的文具周边,爆款频出,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目光。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打造兼具文化价值与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成为众多开发者亟待探索的课题。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十二针绣坊”是国家级残疾人非遗传承培训基地。工坊按照“做靓蜀绣品牌,拉动灵活就业”的发展思路,借蜀绣的十二大类针法立意取名为青白江“十二针”绣坊,由四川省自强模范、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蓉欧工匠”任晓红担任老师兼负责人。工坊成员大多为残疾绣娘,她们凭借着对蜀绣的热爱和精湛的技艺,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其中有“中华文化”“天府文化”“蓉欧文化”“清白文化”“感恩奋进”等系列文创绣品。任晓红告诉记者,这些作品将传统的蜀绣技艺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例如,以代表“天府文化”的大熊猫为主题的绣品,包括竹叶熊猫、荷花熊猫、樱花熊猫、快铁熊猫等,形态各异的大熊猫展示了丰富的地域文化。

  位于四川省崇州市怀远古镇藤编一条街上的志辉怀远藤编非遗工坊,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怀远藤编为品牌核心,走出了一条非遗文创开发特色路。怀远藤编起源于三国时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心灵手巧的崇州人民采摘当地山林中常见的野生藤条,编织各种各样的器具,创造了样式丰富、功能齐全又经久耐用的藤编用具,形成了“怀远藤编”独特的艺术风格。近年来,崇州市不断探索“怀远藤编”这一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途径,以“藤编+体验+文创”等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目前,怀远藤编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合作设立怀远藤编研发中心,开发藤制家居产品和文创产品,年产值近亿元。

  为了更好地让非遗与市场深度对接,多地政府积极搭建平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成都非遗推介会电商专场引发广泛关注。活动现场,头部电商平台、文创机构、行业代表等齐聚一堂,通过专场推介、主题分享等方式,与众多非遗传承人展开深度对接,助力非遗项目拓展销售渠道,加速其商业化进程。推介会上,淘宝直播川渝区域负责人对“淘宝中国宝贝×淘宝手艺人扶持政策”进行推介,介绍淘宝直播店对手艺人的扶持政策,助力非遗手艺人通过电商平台实现非遗内容和产品持续出圈。

  非遗文创开发,不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更让其“火起来”。当藤编家具装点都市客厅,当数字非遗成为社交话题,非遗便真正实现了从历史记忆到当代生活的华丽转身,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永恒的生命力。(本报记者 侯伟

 

(编辑:刘珊)

(luck官网下载安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新利备用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Baidu
新利娱乐网站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