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发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专利导航报告》,展示了AI技术在专利分析领域的创新应用及重要成果。该报告以应力发光材料技术为典型案例,系统呈现了AI技术在专利检索、分析、报告生成等环节的深度赋能。
报告显示,以应力发光材料为例,该中心通过语义检索、技术解构和AI聚类分析,精准识别出该技术在传感、防伪加密、可穿戴设备等五大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挖掘出高价值专利及核心技术热点。报告指出,当前,应力发光材料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其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结构无损检测等领域。
据悉,深圳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于2020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授予的“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高校师生、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等为服务对象,重点围绕专利分析报告、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大数据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五方面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
近年来,该中心通过开展深圳高校知识产权大数据检索知识竞赛,提升高校师生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通过专利导航服务,助力产业转化,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应力发光材料产业化项目提供关键技术路径分析;在专利分析报告的服务当中,积极应用AI技术实现专利分析效率提升,有望推动专利分析报告生成周期缩短一半时间。(张彬彬 刘曼莉)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