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9.81件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5/4/25 14:59:00

  4月2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成效。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9.81件。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在会上介绍,2024年,北京市专利授权量19.970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1.9635万件;商标注册量23.7367万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1.2088万件;全市著作权登记量129.6782万件;植物新品种申请量962件,授权量361件。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6.3490万件,同比增长15.52%;有效商标注册量323.2万件,同比增长4.9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9.81件,稳居全国第一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北京排名全球科技集群第三,较2023年上升一位。

  据了解,2024年,北京市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探索创新,优化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与“天平链”“北数链”实现贯通,截至2024年底,238项数据获得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完成数据知识产权质押3项质押金额1281万元,在全国首次打通数据知识产权传播利用和价值实现链条。北京法院审结的全国首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效力认定案,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践提供司法支撑。

  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北京市积极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2024年,北京认定登记专利转让(含许可)合同2058项,成交额166.9亿元,专利开放许可声明2996件,居全国首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等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相关企业平均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约37%。全年实现专利、商标质押登记总额163.47亿元,同比增长55.41%。

  据介绍,2024年,北京市通过强化政策供给、推进成果转化、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国际合作等举措,全面构建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目前,北京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知识产权产出不仅量大,而且质优。通过专利预审等促进优质专利申请加快获权,率先实施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推动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此外,北京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合作,推动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资源共享,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清华大学“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硕士项目等途径,持续加强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为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基础。(图/文  本报记者  杨柳)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新利备用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Baidu
新利娱乐网站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