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北京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并发布中英文版《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4年)》、2024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及《北京市检察机关护航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案要旨》。

发布会现场
《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083件,同比上升13.64%。其中,办理刑事诉讼监督、民事诉讼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等各类监督案件及其他关联案件647件,同比上升8.38%。办理的监督案件中,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37件,占全国检察机关同类案件的77.4%。知识产权检察案件呈现以下特点:涉人工智能、医药专利等新技术领域案件增多;涉数字版权、数据库等数字产业领域案件成倍增长;文化创意领域商品商标、服务商标成为被侵权对象;侵权手段网络化、智能化、跨区域化、链条化等特征仍然突出;科创企业员工内盗、集体跳槽后泄露商业秘密等现象仍然不容忽视。
2024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包括12件刑事检察案例和1件行政检察案例、1件民事检察案例、1件公益诉讼案例,涵盖商业秘密、著作权、商标权等领域,集中展现了北京检察机关持续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化综合履职、数智赋能、协同治理等检察实践,强化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平等保护、预防保护、协同保护,为优化首都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首次发布的《北京市检察机关护航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案要旨》,聚焦提炼总结版权领域专业化办案经验,从服务图书出版、网络视频、游戏动漫、软件与数据库、美术设计、网络文学等六大领域出发,汇编20件版权领域案例,集中展现北京检察机关在破解办案难点、促进法律适用统一、服务社会治理中的智慧与担当,为进一步提升版权保护办案质效、护航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发布会现场,多家主流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经济犯罪检察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 王晶 摄影报道)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