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演奏要用心、用情展示中国乐器的大气与格调,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内涵,让世界的观众了解琵琶、走近琵琶、喜欢上琵琶!”余童是吉林省辽源市显顺琵琶学校培养的琵琶演奏优秀青年演员,今年春节期间随中国青岛管弦音乐代表团前往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中国新春音乐会演出,令她感触颇深。
“这个春节,我们学校的师生参加了10余场国内外新春演出活动,时间都得一点一点挤出来。”在参观显顺琵琶学校的琵琶收藏展示馆时,学校创始人周显顺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琵琶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起源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被誉为‘民乐之王’。辽源市拥有悠久的琵琶演奏传承历史,享有‘中国琵琶之乡’的美誉,是国内一处琵琶艺术高地。”
辽源,取“辽河的源头”之意,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辽源市的辽河大路上,一座跨越东辽河的琵琶造型斜拉桥成为了“网红”建筑,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拍照。“琵琶在辽源家喻户晓,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把琵琶纳入到小学地方课程,截至目前已经培训学生3万余人,许多孩子从这里启蒙,奔赴全国琵琶乐坛的高峰。”谈及琵琶教育和传承,作为吉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显顺琵琶演奏”的传承人,周显顺非常欣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67岁的周显顺已经在琵琶传承与教学方面钻研了40多个春秋。他以发展中华民族管弦乐事业为己任,在琵琶专业基础教学领域独树一帜,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显顺琵琶弹挑速度演奏法、教学法、训练法”,使学生基础演奏能力快速提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周显顺等老一辈非遗传承人的倡导和努力下,显顺琵琶学校被确立为“全国琵琶培训基地”,累计向全国各大音乐艺术院校输送琵琶专业高端人才700余名,培训业余琵琶人才万人以上,为琵琶演奏积蓄了厚重的人才力量。
如今,龙首山下,辽水之畔,辽源正以“琵琶”作为城市形象,将城市历史文化与自然风景巧妙融合,以凸显“中国琵琶之乡”深厚的历史内涵与城市魅力为载体,打造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
“步入新时代,想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我们围绕琵琶的演奏、教育传承、文化品牌建设等开展了诸多商标布局与非遗保护工作,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赓续,也为民族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更多保障与支撑。”周显顺表示。
新春佳节,炮竹声声响彻白山黑水,飞向天际散开的烟花,将孩子们的脸庞映衬得格外亮堂。数千公里之外的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琵琶演奏丝丝入扣,乐声婉转,韵律悠扬,飘荡着欢乐祥和的东方神韵。余童把现场演出的视频发送给了周显顺。
“中国琵琶在国际舞台上的演奏与展示,是跨越时空与国界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面向未来,周显顺信心满满。当中国琵琶在世界的音乐殿堂中久久回响,一座文明互鉴的桥梁搭建而起,正有力增进着中外文化理解,让中外友谊在文化交流中变得更加深厚。
记者感言
古韵今声,东方神韵。通过“新春走基层”活动,我们看到在知识产权与非遗保护的助力下,白山黑水间孕育和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辽阔的东北大地上处处绽放着东方神韵,这样的魅力正加快向外溢出,为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增添着精彩。(本报记者 李铎)
(编辑:刘珊)
(luck官网下载安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