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优化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一是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布局。对接国家专项规划纲要,编制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制定《北京市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发布《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种子条例》发布实施。颁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指引》《北京市检察机关涉商业秘密案件保密工作指南》,首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高质量建设专利行政裁决示范区。创新审理模式,建立健全当庭裁决、联合口审等工作机制,推动行政裁决“管审分离”,开展“两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提高裁决效率。完善行政司法保护衔接机制,提升整体保护效果。首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获司法确认。
三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纠纷多元调解。成立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深化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室的立体化调解工作网络,发挥北京、中关村两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深入对接行政、司法、仲裁、调解、检验鉴定、公证等知识产权保护渠道和环节,不断完善“一站式”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